关于对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第30号建议的答复

索引号
011090312/2022-44558
主题分类
其他
发文日期
2022年09月08日 08:40:00
发布机构
张湾区政府办公室
文号

向文翰代表:

您提出的《关于创建西沟乡猕猴桃品牌公司的建议》收悉。现答复如下:

首先感谢您对张湾区西沟乡猕猴桃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。您提出的建议很好,对张湾区猕猴桃产业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。

近几年来,张湾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以产业兴旺为目标,积极发展特色产业,促进农业转型升级,逐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、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。坚持城乡融合、以城带乡、文旅农融合发展,围绕旅游做产业、围绕特色做品牌、围绕消费做产品,将乡村旅游和农耕文化赋能水果产业,吸引市民下乡消费、就地消费。截至目前,我区已建成各类特色小水果基地11000余亩,猕猴桃基地约2400亩,其中西沟乡猕猴桃面积1300余亩,汉江路街道、花果街道、黄龙镇、柏林镇猕猴桃面积1000余亩,西沟乡作为我区最早、也是规模最大的猕猴桃主产区,大西沟原生态猕猴桃已经成为西沟乡的一张名片,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。为进一步提升西沟乡猕猴桃产业发展,我区主要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:

一、成立小水果(猕猴桃)产业联社。按照全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,坚持小水果农旅融合发展,进一步提高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,走小精品、大品牌道路,组建张湾区小水果联合社,将张湾区小水果整合成一个品牌,并根据全市统一要求,积极推动张湾区小水果加入“武当山珍”公用品牌使用。通过联社统一标准、统一品牌、统一包装、统一营销,促进大西沟原生态猕猴增产增效增收,在全市水果产业链(猕猴桃)苗木培育、栽培技术中居于链条前端。今年7月份召开了全区小水果联合社成立会议,成立了张湾区小水果产业链委员会,进一步整合资源、激发活力,促进全区特色小水果产业延链补链、融合发展。

二、组建技术团队强化服务。组建全区小水果产业专家服务团队,制定统一规范和标准,推进技术创新;依托市级小水果专家和西沟乡本地“土专家”,加大技术培训,从小水果种植建园、田间管理、采摘加工等全链条做好技术服务,为小水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。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,今年5月份组织西沟乡、区重点小水果生产市场主体及村技术人员到丹江口市习家店镇、蒿坪镇、六里坪镇猕猴桃生产区进行参观学习,进一步开拓了视野,提高了管理水平。

三、加强基地标准化建设。2022年我区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,投入90万元实施猕猴桃标准化基地改造项目,计划改造100亩,重点针对优良苗木选育、示范种植、果品加工、市场营销、技术输出等环节,打造小水果亮点。要求西沟乡积极咨询专家,科学论证引进优良品种;加强果园管护,按规范要求做好补苗、施肥、修剪、灌溉等工作;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控,进一步提升猕猴桃产品的内在品质和质量,以品质赢得消费者的喜爱。

四、开展“二品一标”认证。绿色食品和地理保护标志产品是市场的“敲门砖”和品质的保证,今年计划申报认证猕猴桃绿色食品1个,相关资料正在准备中。同时我区已将“西沟乡猕猴桃”上报市市场监管局,列入地理标志品牌孵化库,积极开辟地理标志品牌申报绿色通道,帮助西沟乡猕猴桃这一特色产业尽快转化为地理标志品牌。市农业农村局已组织申报猕猴桃农产品地理标志,根据农业农村部《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》《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人资格确认评定规范》等有关规定,经审查评定和现场核查确认,已完成受理公示,拟保护地域范围为十堰猕猴桃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,包括张湾区在内的7个县市区48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,其中包含了张湾区西沟乡、黄龙镇、柏林镇、方滩乡等地,其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1°30′至33°16′,东经109°29′至111°16′,预计在今年可以通过地标产品认证。

五、落实政策奖励机制。出台奖励制度,认真贯彻落实奖励政策,积极为品牌创建提供服务。2021年12月28日,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《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加快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的通知》,对新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、注册的地理标志每件分别奖励50万元、5万元。2020年4月13日,张湾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《张湾区关于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打造创新驱动先行区的十条政策》,对取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的农业市场主体,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;对新认证有机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无公害农产品的市场主体,分别一次性给予3万元、2万元、1万元补助等。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十堰市张湾区人民政府

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 2022年8月22日